2020年8月8日,《平凉日报》第四版“聚焦扶贫现场”专栏刊登了题为《扶贫路上,我们与你同行》的一组文图,整版报道了平凉市中级人民法院服务保障全市脱贫攻坚和定点帮扶静宁县雷大镇的工作成效。
为了我们的父老乡亲,为了他们摆脱贫困,有那么一群人,选择直面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不同单位不同职业的他们,从城市出发,来到农村,和群众打成一片,将贫困户的穿衣吃饭放在心间;走访摸排,掌握第一手群众的生产生活真实情况;研读国家有关扶贫政策、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扶贫一户一策;落实国家扶贫方针,投身村容村貌、生产居住饮水的改造工程……
早起迎朝阳,嗅闻着苹果甜熟的香味;脚踏黄土地,看山川沟峁愈加绿翠;晚看繁星闪烁,始觉心有寂寥身体疲惫……
他们的工作琐碎繁杂,他们的态度勤恳温暖;他们“日拱一卒”的工作,换来的是千家万户的真诚笑靥。
他们,是一群平凡的人、干着平凡的小事;他们,就是来自城市各单位的扶贫队员、帮扶责任人、乡(镇)村组的工作队员……
强化责任担当,扛牢脱贫攻坚帮扶的政治责任
▲平凉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宋学功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近年来,平凉中院党组始终把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现实检验,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重要载体,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上级法院工作要求,深入实施“九大冲刺行动”,扎实开展了“3+1”冲刺清零、“五大专项提升”和“十查十看十补课”等行动,全力助推静宁县雷大镇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充分发挥人民法院服务脱贫攻坚的职能优势,制定出台了服务脱贫攻坚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两个《意见》,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院党组书记、院长宋学功认真履行雷大镇脱贫攻坚市级包抓领导职责,坚持对脱贫攻坚工作半月一调度、一月一查访,先后18次与镇村干部座谈交流,30余次深入村户了解工作进展、对接帮扶措施,协调解决问题,指导疫情防控,督促工作落实,有力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扎实开展。平凉中院切实履行帮扶组长单位职责,每年制定印发《脱贫攻坚帮扶工作要点》,协助镇村制定年度脱贫攻坚计划,组织召开雷大镇帮扶单位脱贫攻坚帮扶工作推进会议4次,督促各成员帮扶单位落实帮扶责任,雷大镇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部长”带 “小兵” 驻村走访的那一天
静宁县雷大镇麻硖村有一位“带兵的部长”,村人皆知。
“部长”姓高,大名永宏,平凉市中级人民法院法警支队支队长,转业军人,进法院之前曾任静宁县武装部部长之职,大家习惯性称呼“部长”,他还有另外一个“现职”,是平凉中院驻麻硖村的帮扶工作队队长。其手下只有一兵,也就是自己的同事、帮扶队员白晓伟。
▲驻村帮扶队长高永宏(左)和村支书查看果树生长情况、商讨修剪、拉枝等工作
2019年7月11日,“部长”从村部出发了,这次他带了两个兵:合岘村的驻村帮扶队员小赵和白晓伟。“部长”临出门时还不忘提醒小白带上“武器”(原来是一把铁锨)。
到麻硖村张硖组,村庄北头一户人家,推开院门,“部长”大步流星的跨进去,直奔上房。上房床上坐着一位老奶奶,已经起身准备招呼来人。“部长”忙扶住老人。连声问:“饭吃了吗、谁给你做的饭、吃的啥?最近身体咋样、头还晕吗?……”老人呵呵地笑着,一一回答。两人东一句西一句的拉了半天话。
▲扶贫干部在田间调研
去往下一家的途中,“部长”说:“这是村民牛军国的岳母,老人年纪大了但是身体精神一直很好。现在在家留守的大多是老年人和基本没有劳动力的人。我们帮扶人员时常去看看这些老年人,一方面能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身体健康状况;另一方面,就像亲戚一样常走动,说说话、帮忙干点家庭生活小事情,他们也就不太心闷了。”
村民张福学家院门未锁,“部长”一边高喊:“福学家有人吗?”一边推门而进。门侧偏房处,张福学的父亲正在熬汤药。“部长”凑上前去,嗅了嗅飘出的中药味,说:“这次抓的药咋样,吃了这几天好点吗?”……
去往村头的路上,看到下雨水冲出的沟壑,“部长”和他的队员及时亮出“武器”---用铁锹整平、踩踏实。来到村头的田地,和时任麻硖村主任张志奇碰头了。一起查看农作物长势,讨论果树压条拉枝的技术规范问题。
不知不觉太阳西沉,眼看一天时间过去了,他们才回到村部,择菜和面,准备晚饭……
搞服务、强设施,积极为乡村文化“搭舞台”
2018年6月23日,麻硖村委会院内,人群熙熙攘攘的,非常热闹。来的不仅是麻硖村的村民,还有不少附近村组的乡亲。原来,今天是平凉中院组织的帮扶村义诊、法律咨询(化解矛盾)、图书体育用品等物质捐助、党组结对子活动。
▲开展法律咨询和义诊活动
麻硖村部的院子里,中院帮扶联建的崭新的文体活动设施,有小孩在打乒乓球、篮球,有三三两两的村民在下棋。大部分人在排队,接受义诊服务和法律咨询等。
▲组织医务人员为村民义诊
麻硖村(时任)党支部书记、支书徐志军代表麻硖村村民,接受平凉中院捐赠的图书、物体用品。
拉家常、摸粮袋,他们和群众“心连心”
2018年10月17日,平凉中院党组成员、分管帮扶工作的副院长荆仁奎带领驻村帮扶队员、单位责任人逐户走访,了解帮扶情况。在合岘村团庄组张三羊家,荆仁奎和张三羊交谈着,当看到张三羊养的小尾寒羊凑到大家跟前,风趣地说:“不愧你的名字叫三羊,你羊养得好啊……”
▲平凉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荆仁奎调研援建的太阳能设施
2019年8月23日,中院帮扶责任人法官助理李利萍,一大早坐车从近200公里外的平凉赶到静宁县雷大镇合岘村阴湾组。帮扶户张堆良的母亲李老太太在家,李法官和李老太太互相拉着手,交谈着问候着,就像孙女看望自己的奶奶、外婆。临走,李利萍拿出一包东西交给李老太太,说:“这是我的一些过时的、闲置的衣服,都清洗干净了的,看看家里的孙子孙女或者邻居能否用得上。”
道别过后从李老太太家出来,李利萍匆匆去往下一个帮扶户。这时,她不经意的回眸,看见李老太太不知啥时候跟了出来,缓缓的走动着,目送着……
▲小孩在村部小广场活动
2019年12月27日,小雪。荆仁奎副院长和帮扶主任刘威不顾山路陡滑,驱车近200公里到静宁县雷大镇麻硖村,带领驻村帮扶队员、单位责任人走访慰问,了解帮扶户生活生产情况、春节前的食品准备情况,并送去中院党组的节日慰问金和祝福。实地查看易地搬迁处的水、电、路,援建的太阳能设施安装调试情况。
到了合岘村合岘组程新平家,荆仁奎一边问:“粮食够不够吃、杂粮多不多?你哪里还存放着粮食?”一边脚步不停地在院子里小偏房查看着,里边杂乱光线昏暗,荆仁奎走进去,用力拍了拍装满粮食麦屯,说,好啊!好啊!
号贫脉、出实招,“无诉村社”建设助力脱贫攻坚
走访摸排是帮扶工作的前奏,精准施策“一户一策”是号脉,脚踏实地“日拱一卒”是帮扶工作的实质。帮扶工作千头万绪,中院党组号准脉、把好关、牢牢抓住主线不放松。他们扎实开展“十查十看十补课”和“六大行动”,两级法院向14个帮扶村投入资金70余万元,全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改造和果菜产业发展;中院干警自发购买扶贫对象滞销农产品,增加贫困群众收入4万元。坚持探索“法治扶贫”新路径,平凉中院以静宁县雷大镇为示范点,在全县乃至全市创新推进“无讼村社”建设,打造“诉源治理”平凉模式,在扶贫村成立法官工作室,法院干警和镇村两级共同开展常态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问题不过夜,有效参与和促进了基层治理现代化法治化。
平凉法院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您是第 位访客
地址:平凉市崆峒区兴北路131号 邮编:744400 E-mail:plfyxc@163.com
平凉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办 陇ICP备102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