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30届“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按照平凉市中级人民法院机关党委的统一安排,近日,第二党支部组织党员干警在“法官书屋”开展了“书海泛舟·共沐书香”主题党日活动,全体党员共同参加。
活动中,党员干警自主阅读经典篇章,并将法律知识与趣味游戏相结合,以法律典故竞猜、法律谜语挑战以及你划我猜等趣味小游戏的形式营造了乐学好学的浓厚氛围。活动设置“约法三章”、“徙木立信”、“缇萦救父”等法治典故竞猜环节,并精心设计了“先写家书再寄出——宪法”、“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合同”等法律术语谜语竞猜,通过肢体表演竞猜“强制执行”“合议庭”“违约金”等专业词汇,既考验专业素养又充满趣味性,干警们踊跃抢答,在追溯法律演进历程中砥砺法治初心,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深化干警对法律文化的理解。
本次主题党日活动以“小游戏”激活“大能量”,以文化“软实力”助推审判执行“硬实力”,不仅充分展现了党员干警们爱学习、好读书、善思考的良好精神风貌,更让全体干警在阅读中坚定了法治信仰、锤炼了党性修养,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身新时代法院工作!
一起来看法院干警的读书分享!
第二党支部党员史富强:《法律人的未来会怎样》出自英国作家理查德·萨斯坎德,这本书指出,信息化和自动化可能会改变法律行业的运作模式,但司法的核心即公平、理性和人性化判断仍依赖法律人的专业素养。书中对“技术辅助司法”的探讨尤为深刻,例如人工智能在类案检索、证据分析中的应用,但同时也警示过度依赖技术的风险。法官的裁量权、价值权衡和司法伦理,是机器无法替代的。本书启发法律人主动适应变革,坚守职业精神,在技术浪潮中守护法治的本质。推荐同行阅读,思考如何在效率与公正之间寻求平衡。
第二党支部党员徐芸: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出自韩茂莉的《大地中国》,这是一本从地理与历史视角剖析中国国家治理逻辑的佳作。书中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中国从封建走向郡县、从分裂迈向统一的宏大脉络,揭示了地理环境如何塑造政治制度与文化肌理。对于法律从业者而言,它让我们重新审视法律制度如何在广土众民的国度中平衡秩序与活力、延续性与创新力。这种历史纵深感与宏观结构分析,能为法律研究提供超越条文的系统思维框架,尤其在理解中国传统法文化如何嵌入国家治理逻辑时,展现出不可替代的启发价值。
第二党支部党员兰静霞: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出自有书的《典籍里的中国·帝王将相》,这本书不仅揭示了人治传统,更展现了古代中国法治文明的珍贵探索。书中呈现的“唐律疏议”体系,以其严谨的条文和解释方法,成为东亚法系的典范,体现了中华法系的理性精神。狄仁杰、包拯等循吏的司法实践,彰显了“援法断罪”的职业操守,其“法不阿贵”的立场至今仍具启示意义。这些历史经验证明,中华文明始终包含着对法治秩序的追求,在当代法治建设中,这些本土法律智慧值得深入发掘和创造性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