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区法院:把群众路线贯穿司法实践始终

网站首页 » 基层动态

崆峒区法院:把群众路线贯穿司法实践始终


来源:崆峒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王勇
发布时间:2014/6/26 11:17:31 阅读次数:1956

    616日上午,崆峒区法院召开全院干警大会,对本院两名法官因工作责任心不强、对案件存疑问题审查不严,以致产生虚假诉讼和判决书多处差错,造成不良影响的两起典型案例进行了通报,并宣布了院党组对该两名法官办案差错责任的追究处理决定。市中院党组成员、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荆仁奎在会议讲话中指出,这2个事例尽管发生在个别法官身上、存在个别案件中,但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高度警觉、高度关注;全院每个同志、每名法官都要引以为戒、吸取教训,切实改进工作、转变作风,努力提升办案水平。

针对目前崆峒区法院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和审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荆院长提出了三点工作意见:

一是关于教育实践活动第二环节工作问题。重点要抓好开展谈话谈心活动、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开好民主生活会三项重点工作。突出“六查”,找准查实问题。查修身严不严、查用权严不严、查律己严不严,查谋事实不实、查创业实不实、查做人实不实;要查得准、查得实、查得像、查得严、查得细。突出“见人见事见思想”,防止材料“空对空”。在对照检查材料撰写上要仔细对照、认真检查、深刻剖析, 做到衡量尺子严、查摆问题准、原因分析深、整改措施实。突出“四个必谈”,开好民主生活会。要以整风的精神,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会前要深入谈心交心,做到党组书记与班子成员之间必谈,班子成员与班子成员之间必谈,党员领导干部与所分管庭室负责同志之间必谈,党支部书记与所在支部党员之间必谈;要带着问题谈,把问题谈开、把意见谈透、把道理谈明、把思想谈通。突出解决问题,抓好“即知即改”工作。对查找出的问题,要抓好“即知即改”工作,问题一经发现、固定,就要立即改正;要分领域、分层次、分案件、分细节,一个一个地去改,确保取得实效。

二是关于整治“六难三案”问题。要按照最高人民法院下发的《关于深入整治“六难三案”问题加强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通知》要求,认真查摆崆峒区法院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和“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抓好整改工作。“六难三案”问题在崆峒区法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服务理念不新。个别法官在审判工作中,辩证、联系思维体现不够,孤立、静止、片面地理解适用法律,不注重办案的根本目的和社会效果;对常识、常理、常情不掌握;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观念更新不够。服务质效不高。有的案件在追求实质正义方面体现的不够;材料移转慢,增加当事人诉累;对当事人基本情况掌握不透彻,导诉工作、法律释明工作缺乏针对性;档案管理缺失;办案效率低下。服务作风不好。为民服务意识不强,冷、横、硬、推的现象仍然存在;有的怠于学习、思考和请教,缺乏敬业精神,对案件存疑问题审查不严,办案质量不高,甚至办了虚假诉讼案;有的问题评查通报后屡查屡犯,反映出工作上的机械麻木心理。服务动机不纯。面对各种干扰和诱惑,有的法官信念原则不坚定,搞另类“变通”,有的办了人情案,有的办了关系案,甚至不能排除金钱案,严重损害了法院形象和司法公信力。要通过整治“六难三案”活动,切实解决崆峒区法院党员干部思想认识问题、精神状态问题、工作责任问题、工作制度机制问题及执法办案中的违规违纪问题。

三是关于把群众路线贯穿于司法实践始终问题。站稳群众立场,强化群众观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在法院工作中坚持好、贯彻好群众路线,必须着力解决好认识、态度和感情问题。认识到群众该路线是我党正确开展工作的根本途径和根本方法;过好位置关、利益观、权力观;把握好真心关爱群众、真诚对待群众、真正深入群众“三个关键”。顺应群众期盼,满足群众需求。必须实现人民群众对司法惩恶扬善的新期待,必须实现人民群众对司法定纷止争的新期待,必须实现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新期待,必须实现人民群众对司法民主的新期待;克服直线思维倾向及把社会效果庸俗化倾向;加大司法公开的力度,全方位推行三大公开平台建设。贯彻群众路线,改进群众工作。以改进司法作风为前提,锤炼过硬的工作作风。要培育良好的法官人品,司法是良心活,没有好的人品,一定干不好;要从防范小错误入手,要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透;要增强工作热情和工作责任性,基层法院的许多工作、许多案件,只要有热情和责任性就能把工作干好。以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为重点,打造能干事的队伍。要把大力提升法官的司法裁判能力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形成顺畅规范的工作机制。突出抓好诉讼服务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直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和群众评判法院工作成效的制度。

甘肃法院网版权所有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建宁西路1950号
邮编:730070 E-mail:gsgyxcc@163.com

陇ICP备10200000号
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