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中院认真开展对口支援工作

网站首页 » 中院新闻

平凉中院认真开展对口支援工作


来源:市中院 研究室 责任编辑:摆建军
发布时间:2012/6/20 10:30:17 阅读次数:3773


平凉中院与对口支援的临夏县法院座谈
 


党组成员、副院长冯海平向临夏县法院喇时雄院长等介绍援助物资情况
 


平凉中院向临夏县法院捐赠援助物资仪式
 

     

    2012年6月18—19日,平凉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冯海平一行,受院党组书记、院长杨险峰的委托,前往对口支援的临夏县人民法院开展调研,并给予10万元的物资援助。
    为贯彻落实省委关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快我省民族地区法院建设和发展,根据省院的统一安排,平凉中院对口支援临夏县人民法院。平凉中院对这项工作十分重视,成立了由党组书记、院长杨险峰任组长,党组成员、副院长冯海平任副组长,政治部、研究室、办公室、立案庭、刑庭、民一庭、民二庭、民三庭、行政庭、审监庭、信访室、监察室、执行庭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院办公室为具体办事机构,负责援助工作计划的制定、实施和协调工作。确立了“三个进一步”援助工作目标,即要始终以智力援助为龙头,紧紧围绕支持和促进民族地区法院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司法能力进一步增强、基础设施和物质装备进一步改善,在科学援助、务实援助、合力援助上下功夫,在改善条件、推动发展、促进和谐上见实效,着力推动临夏县人民法院科学发展,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做出贡献。
    冯海平一行受到临夏县法院的热烈欢迎,在座谈会上双方相互介绍了各自地区的地理环境、人口文化、经济发展和法院的现实情况。临夏县法院喇时雄院长说,临夏县自然条件差,资源贫乏,农业人口占95%,人均收入低,是一个有县无城的国列、省列扶贫重点县,当前制约临夏县法院发展的因素主要表现在队伍素质不高,司法能力不强,当地群众文化落后,法制观念淡薄,物质装备薄弱,经费保障不足,“两庭”建设资金缺口达1038万元。希望平凉中院能定期组织网络、财务、宣传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来我院开展专项培训,欢迎选派业务骨干和专业技术人才来我院进行传帮带或挂职指导,把审判工作、司法改革、法院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介绍给我们,同时也希望平凉中院能吸收临夏县法院的法官到平凉辖区挂职锻炼或跟案学习,促进我院的司法能力不断提高;也希望平凉中院能给予力所能及的物质帮助,以提高临夏县法院的装备能力和技术水平。冯海平副院长表示:平凉中院欢迎临夏县法院的领导和有关庭室的同志来平凉考察交流,不断加强两地法院的联系,开拓对口支援的思路,广泛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交流学习和支援工作,切实增强对口支援的针对性、实效性,推动民族地区法院科学发展。双方法院就选派法官和专业技术人员挂职锻炼、跟案学习、视频交流、网上交流、观摩庭审交流、帮助培训法官、调研指导、技术服务等方面达成了共识。平凉中院将不断加强援助工作的力度、广泛开展学习交流活动,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双方就援助具体事宜进行了衔接,并将尽快制定援助实施计划,听取受援法院意见后,抓好援助计划的落实。
    这次调研交流活动中,平凉中院向临夏县法院赠送了有关队伍建设、文化建设、廉政建设、重点工作、亮点工作、调研文集等一批规范性文件和内部文字、视频资料,供受援法院借鉴和参考学习。援助了10台高配置笔记本电脑、2部高性能打印、复印、传真一体机和500册法律图书。平凉中院将继续尽力向受援法院提供物质援助,并积极争取落实市财政对口援助专款,不断加强援助少数民族法院工作。
    座谈会后,进行了平凉中院向临夏县法院援助物资和图书仪式。


    责任编辑:王彦军

 

 

 

甘肃法院网版权所有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建宁西路1950号
邮编:730070 E-mail:gsgyxcc@163.com

陇ICP备10200000号
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主办